常见问题解答
您当前位置:
主页»新闻动态»

当茂腔邂逅二十四节气

时间:2025-05-13 22:50:18 浏览量:77

  【文化中国行】

 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雪妍

  临近春分时节,当茂山东青岛胶州市市民文化中心剧场内丝竹悠扬,腔邂气一曲改编自传统茂腔的逅节《四时歌·节气谣》引来满堂喝彩。演员们身着节气主题戏服,当茂以婉转的腔邂气唱腔演绎“玄鸟至,雷发声”的逅节物候变迁,生旦净丑化身“节气使者”,当茂通过“散板慢唱”展现冬至数九、腔邂气“紧打慢唱”演绎夏至蝉鸣,逅节使二十四节气文化变身可听可感的当茂艺术符号。

  茂腔是腔邂气流行于胶东半岛地区的民间戏曲形式,距今有200多年的逅节历史,被誉为“胶东之花”,当茂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腔邂气当婉转悠扬的逅节茂腔唱腔与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智慧相遇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
  “我们特别创作了系列剧目,将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、民俗风情融入茂腔唱段,《春分谣》《霜降叹》等通过戏曲化的叙事,让观众在视听享受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织;重新编排的传统曲牌《光花开》《楼上楼》融入节气谚语和古诗,既保留了茂腔的婉转韵味,又赋予了时代内涵。”胶州市茂腔剧团团长陈誉伟介绍,两大非遗的深度融合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热潮。

  “专业演员与市民票友同台演绎,从立春的生机到冬至的静谧,二十四节气的轮转在戏韵中徐徐展开,唱出了对自然的敬畏,也让我们更珍惜传统文化的根脉。”在市民文化中心剧场观看演出的市民张娜感慨道。

  为了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,胶州市还推出了“云上茂腔·节气微课堂”线上平台,复现《清明》选段中的踏青场景,观众可通过手势互动体验“曲水流觞”的雅趣。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参与者可跟随茂腔非遗传承人学习《节气手势舞》,通过戏曲身段模拟“雨水润物”“惊蛰雷鸣”等自然现象。平台还计划通过AI作曲系统对传统曲牌的再造,输入节气特征参数,程序即可生成兼具古韵与新声的唱腔设计,形成“人机共创”模式产出节气主题新调。

  在胶州少海孔子六艺园,茂腔与节气文化的融合已从舞台延伸至生活场景。非遗工坊内,年轻设计师郑云正在调试“惊蛰”主题戏服:“对传统绣样中的蜂蝶纹饰,我们改用渐变色丝线呈现‘草木萌动’的意象。”二十四节气被解构为192种视觉符号,衍生出茶器、灯彩、互动装置等多种文创产品。

  “目前胶州市拥有30余个民间茂腔剧团,此次与二十四节气的融合,不仅是非遗保护的创新尝试,更是对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。”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展说,节气文化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,茂腔本就是田间地头的艺术。下一步,胶州计划将“茂腔+二十四节气”模式推广至校园与社区,借助多维创新手段,使地方戏曲从文化记忆转化为当代生活方式,让节气文化获得“听得见”的载体,实现“双遗产”的共生共荣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3月18日 09版)

产品中心
综合
中心
文化
荣誉资质
荣誉资质
专业团队
新闻动态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常见问题解答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TEL

020-123456789

邮箱:admin@aa.com
手机:020-123456789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Copyright © 2002-2017 巨泓科技有限公司
友情链接: 春花不止于江南——去明代北京反向赏花  “转角遇见美”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  5个品种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  文化中国行|新展览、新活动 清明假期“博物馆热”再升温  赶全国非遗“大集”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 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 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  版权文化校园行活动举行 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亮相  到北京平谷感受“全龄层沉浸式桃花元宇宙” 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  鹳雀楼,更上层楼 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“近亲属”  永定门里 乾坤一场戏 半生较量 俯仰皆身鉴  两会聚焦 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 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.4万个 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“近亲属” 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  国家医保局: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  市场监管总局、中消协提示: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除花粉过敏原 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 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  游泳受伤 农庄赔偿2万元  两会聚焦 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,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  游泳受伤 农庄赔偿2万元 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,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 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“江湖共振” 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  安徽芜湖:朵朵荷花映红致富路 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 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,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  红色演艺、“简述中国”、古乐演奏……清明假期“文博游”火热  春花不止于江南——去明代北京反向赏花 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 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  交通运输部: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 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 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  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  “质量月”曝光台  春花不止于江南——去明代北京反向赏花 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“江湖共振”  这出戏,17岁年轻人挑大梁 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“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”举办  中国“文物医生”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 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  河南武陟: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  古澜轩秀、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